《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用書: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考試輔導教程(第3版)》由教育軟考學院組織編寫,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資格(水平)考試中的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級別的考試輔導資料。
介紹
商品編碼:11008695作者:張友生 編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版次:3裝幀:平裝印刷時間:2012-06-01印次:1頁數:804正文語種:中文開本:16開
定 價:¥118.00
作 者:張友生 編
出 版 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6-01
ISBN:9787121166860
內容推薦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用書: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考試輔導教程(第3版)》由教育軟考學院組織編寫,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資格(水平)考試中的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級別的考試輔導教程。全書內容涵蓋了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所有知識點,對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有重點地進行了細化和深化。閱讀本書,就相當于閱讀了一本詳細的、帶有知識注釋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掌握考試的重點和難點,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試題的深度和廣度、內容的分布,以及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等。
目錄
上 篇
第1章 信息系統(tǒng)基礎知識 2
1.1 信息系統(tǒng) 2
1.1.1 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 2
1.1.2 信息系統(tǒng)的類型 4
1.2 信息系統(tǒng)建設 5
1.2.1 信息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 5
1.2.2 信息系統(tǒng)建設原則 7
1.2.3 信息系統(tǒng)規(guī)劃方法 9
1.2.4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 12
第2章 軟件工程基礎知識 14
2.1 軟件需求分析與定義 15
2.1.1 軟件需求與需求過程 15
2.1.2 需求調查與問題定義 17
2.1.3 可行性研究 19
2.1.4 需求分析 23
2.1.5 流行的需求分析方法論 25
2.2 軟件設計 33
2.2.1 軟件設計基本原則 33
2.2.2 結構化設計方法 37
2.2.3 用戶界面設計 43
2.2.4 設計評審 44
2.3 軟件測試 45
2.3.1 測試用例設計 45
2.3.2 軟件測試策略 48
2.3.3 軟件測試類型 50
2.3.4 面向對象的軟件測試 52
2.4 軟件維護 55
2.4.1 軟件的可維護性 55
2.4.2 軟件維護的分類 58
2.4.3 軟件維護的工作量 58
2.4.4 軟件維護作業(yè)的實施和
管理 59
2.4.5 軟件再生工程 63
2.5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 64
2.5.1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概述 65
2.5.2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的功能與
分類 66
2.5.3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的結構 67
2.5.4 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的發(fā)展 68
第3章 軟件構件與中間件 69
3.1 構件模型及實現(xiàn) 69
3.2 常用構件標準 71
3.2.1 EJB基礎知識 71
3.2.2 COM/DCOM/COM+
基礎知識 72
3.2.3 CORBA基礎知識 73
3.3 中間件技術 74
3.3.1 中間件的定義 75
3.3.2 中間件的功能 76
3.3.3 中間件的分類 77
3.3.4 中間件技術在集成中的
應用 78
3.3.5 中間件的發(fā)展趨勢 79
第4章 面向對象方法 81
4.1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81
4.1.1 對象與封裝 82
4.1.2 類與類庫 82
4.1.3 繼承與多態(tài) 83
4.1.4 消息通信 84
4.1.5 面向對象方法學的優(yōu)點 84
4.2 UML概述 85
4.2.1 UML是什么 85
4.2.2 UML的發(fā)展歷史 86
4.2.3 UML結構 87
4.2.4 UML的主要特點 88
4.2.5 UML的應用領域 88
4.3 UML的建模機制 89
4.3.1 用例圖 89
4.3.2 類圖和對象圖 92
4.3.3 交互圖 94
4.3.4 狀態(tài)圖 96
4.3.5 活動圖 97
4.3.6 構件圖 98
4.3.7 部署圖 99
4.4 面向對象分析 100
4.4.1 OMT方法簡介 100
4.4.2 用UML進行分析 102
4.5 面向對象設計 110
4.5.1 Coad/Yourdon方法 110
4.5.2 Booch方法 111
4.5.3 OMT方法 112
4.5.4 Jacobson方法 114
第5章 J2EE與.NET平臺 116
5.1 J2EE平臺簡介 116
5.1.1 分布式的多層應用程序 116
5.1.2 J2EE組件 117
5.1.3 J2EE容器 119
5.1.4 J2EE的部署 119
5.2 .NET平臺簡介 120
5.2.1 .NET平臺概述 121
5.2.2 .NET Framework 121
5.2.3 通用語言運行時CLR 122
5.3 J2EE和.NET平臺的異同 126
第6章 Web Service技術 127
6.1 什么是Web Service 127
6.2 Web Service模型 128
6.3 Web Service使用流程 129
6.4 Web Service協(xié)議堆棧 130
6.5 XML在Web Service中的
應用 134
第7章 工作流 135
7.1 工作流定義 135
7.2 工作流特征 136
7.3 工作流自動化的發(fā)展與
應用現(xiàn)狀 136
7.4 工作流和傳統(tǒng)管理軟件 137
7.5 工作流和業(yè)務流程重構 138
7.6 發(fā)展前景 139
第8章 計算機網絡知識 141
8.1 網絡的功能與分類 141
8.2 網絡協(xié)議與標準 143
8.2.1 OSI網絡層次模型 144
8.2.2 局域網協(xié)議 149
8.2.3 廣域網協(xié)議 152
8.2.4 因特網協(xié)議 154
8.3 網絡結構與通信 155
8.3.1 總線型拓撲結構 155
8.3.2 星形拓撲結構 155
8.3.3 環(huán)形拓撲結構 156
8.3.4 其他拓撲結構 157
8.3.5 拓撲結構的選擇 157
8.4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158
8.4.1 Internet網絡協(xié)議 158
8.4.2 Internet應用 162
8.4.3 Intranet初步 164
8.5 網絡服務器 164
8.5.1 DNS服務器 164
8.5.2 電子郵件服務器 166
8.5.3 FTP服務器 167
8.5.4 代理服務器 167
8.5.5 DHCP服務器 169
8.6 網絡交換技術 169
8.6.1 多路復用技術 170
8.6.2 交換技術 171
8.7 網絡存儲技術 175
8.7.1 NAS和SAN 175
8.7.2 數據管理 177
8.8 網絡接入技術 182
8.8.1 xDSL接入 183
8.8.2 HFC接入 184
8.8.3 高速以太網接入 185
8.8.4 DDN接入 186
8.9 無線網絡技術 187
8.9.1 WiMax 187
8.9.2 CDMA 2000 189
8.9.3 WCDMA 190
8.9.4 TD-SCDMA 190
8.10 光網絡技術 190
8.10.1 接入網用SDH系統(tǒng) 191
8.10.2 無源光網絡PON 192
8.11 綜合布線 192
8.11.1 綜合布線概述 192
8.11.2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 194
第9章 云計算 198
9.1 云計算的概念與特點 198
9.2 云計算的應用 199
9.3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200
9.4 平臺即服務(PaaS) 201
9.5 軟件即服務(SaaS) 201
第10章 物聯(lián)網 203
10.1 物聯(lián)網的基本概念 203
10.2 物聯(lián)網的層次結構 203
10.3 物聯(lián)網的相關領域與技術 205
10.4 物聯(lián)網的應用 208
第11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210
11.1 信息與信息化 210
11.1.1 信息的定義與特征 210
11.1.2 信息化 211
11.1.3 國家信息化體系 212
11.2 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 214
11.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
意義 214
11.2.2 電子政務的概念、內容和
技術形式 216
11.3 企業(yè)信息化與電子商務 219
11.3.1 企業(yè)信息化 219
11.3.2 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ERP)的
結構和功能 220
11.3.3 客戶關系管理(CRM)
在企業(yè)中的應用 223
11.3.4 企業(yè)門戶 227
11.3.5 企業(yè)應用集成 229
11.3.6 供應鏈管理(SCM) 232
11.3.7 商業(yè)智能(BI) 232
11.3.8 電子商務 236
第12章 信息系統(tǒng)服務管理 237
12.1 IT服務管理 237
12.2 ITIL 238
12.2.1 ITIL架構 239
12.2.2 服務管理的核心流程 240
12.3 ISO/IEC 20000 245
12.3.1 ISO 20000產生的原因和
重要意義 246
12.3.2 ISO 20000管理流程 246
12.3.3 ITIL與ISO 20000的
比較 248
下 篇
第13章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基礎 250
13.1 項目及項目管理 250
13.1.1 項目的概念 250
13.1.2 項目的屬性 251
13.1.3 項目管理 251
13.1.4 項目管理的特點 252
13.2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的管理現(xiàn)狀與
特點 253
13.2.1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的
管理現(xiàn)狀 253
13.2.2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的特點 254
13.3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255
13.4 項目管理專業(yè)領域 258
13.5 項目管理與運作管理、戰(zhàn)略
管理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60
13.5.1 項目管理與運作管理 260
13.5.2 項目管理與戰(zhàn)略管理 261
13.6 項目管理與其他學科的
關系 262
13.7 項目管理師應該具備的技能
和素質 262
13.7.1 德:高尚的品德和
奉獻精神 263
13.7.2 識:思維敏捷的見識和
敢于創(chuàng)新的膽識 263
信管網訂閱號
信管網視頻號
信管網抖音號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yè)人員、愛好者、大學生提供專業(yè)、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解決其考試證書、技能提升和就業(yè)的需求。
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yè)軟考教研傾力打造,教材和資料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zhèn),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guī)律與考試大綱,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面授、直播&錄播,多種班型靈活學習,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降低課程學習難度,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發(fā)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