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軟件項目,估算有很重要的地位,估算步驟最好是能夠先估算規(guī)模,再根據生產率得到總體工作量,再根據總體工作量預計項目各階段周期。類別估算,參數估算,專家法或三點法估算,功能點估算等都常在軟件項目中使用。
在沒有充分的歷史數據積累的情況下建議參與專家法通過類別方式進行估算,有了足夠的歷史數據來檢驗和校正估算參數和可以過渡到功能點估算和專家估算。項目在進行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積累和收集歷史項目的實際執(zhí)行數據,形成工作量比例分布,生產率等實際的估算參數基準。
1.主體任務工作量
估算在軟件生命周期中的需求,設計,編碼,測試等活動是項目的主體工作任務,也是估算的重點。對于軟件項目在計劃階段很難直接估算到功能點的代碼行,因此一般采 用對功能點或用例點進行估算,這樣就可以得到需求的規(guī)模。需求規(guī)模/需求生產率可以得到需求階段的工作量,再根據工作量比例分布即可以得到設計,編碼等階 段的工作量估算數據。
對于軟件項目歷史數據足夠和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后,可以根據各階段產出物的規(guī)模/生產率分別來得到各階段的工作量。
設計工作量 = 設計規(guī)模(設計類,接口等數量)/設計生產率編碼工作量 = 代碼行/代碼生產率測試工作量 = 測試用例數/測試生產率通過以上方法基本就可以得到主體任務的規(guī)模和工作量估算數據。
2.評審任務工作量
估算項目究竟應該安排哪些評審,在哪個階段安排,評審的覆蓋率要達到多少等都應該根據項目質量計劃和質量策略來確定。評審是預防和保證質量,投入適量的評審可以大大的減少缺陷的泄漏和返工。
評審工作量的安排并不是越多越好,項目總周期和工作量是一定的,評審安排太多則后期主體任務和返工工作量則會被壓縮。評審的關鍵是發(fā)現可能導致項目重大工作量偏差的缺陷泄漏,而不是要100%防止任何缺陷的泄漏。
對于評審的工作量 = 評審人數*產出物的規(guī)模/評審速率對于不同類型的工件都應該有一個最合適的評審速率,因此評審的工作量應該是根據待評審工件的實際規(guī)模確定的,而不是先確定了工作量而在評審過程中隨意的去改變評審的速度,這樣的話評審很難真正發(fā)現關鍵缺陷。
3.返工的工作量
對于返工主要是因為缺陷引起的,缺陷可能是評審缺陷也可能是后期系統(tǒng)測試的Bug.在軟件項目中對于文檔缺陷的修改和Bug的修復應該有不同的返工速率,這是需要歷史版本收集和校驗的重要參數數據。
根據項目歷史版本一般可以得到項目的缺陷密度預測數據,因此在估算出當前項目的規(guī)模后就很容易得到項目的總缺陷數預計,自然就可以計算返工工作量了。
各階段的返工工作量 = (項目規(guī)模*缺陷密度)/各階段的返工速率
4.總結
對于軟件項目估算,歷史項目積累的經驗數據越多,越穩(wěn)定則估算越趨于準確。估算是項目計劃的一個重點,估算不準確會造成后期項目計劃頻繁修改,也就談不上相應的基線和跟蹤控制。
估算出項目總體規(guī)模后并不代表項目估算完成,估算數據最終要應用的各個工作包和相關的任務上。因此必須根據各階段的規(guī)模,各階段的生產率,評審和返工等生產率估算項目中存在的各種類型任務的規(guī)模和工作量。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yè)人員、愛好者、大學生提供專業(yè)、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解決其考試證書、技能提升和就業(yè)的需求。
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yè)軟考教研傾力打造,官方教材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zhèn),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guī)律與考試大綱,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面授、直播&錄播,多種班型靈活學習,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降低課程學習難度,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發(fā)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 |